close

  廣州異地中考政策落地,公辦高中招收外地生比例不超過8%,設3年過渡期。8%的確立有講究,這幾年廣州中考錄取的擇校生中,8%是外地生,而廣州招收外地生的承載力極限是10%。消息出來後,廣州本地家長不幹了,吵個不休,認為外地人占了便宜。
  廣雅、省實等前六名的優質中學,其擇校生中廣州本地學生占了一半以上;而在一些普通中學那裡,擇校生占據了百分百的比例。廣州家長要捍衛的,不是普通學校,而是重點中學的本地生源學位。在他們的說辭里,是外地人搶了他們孩子的入學機會。
  廣州家長之所以敢這樣講,憑的就是廣州戶口,因為戶口是與生俱來的身份象徵,所以,廣州部分家長針對外地家長的爭執,很像是一種不合時宜的歧視。但是在護犢子的情緒下,什麼都顧不上了,這讓戶籍壁壘轉化成家長之間的“戰鬥”,特別讓人不是滋味。
  以戶籍劃定教育邊界,這種歧視造成的痛感不只在中考。其實在高考上同樣存在。同樣是北大,北京人可以比外地考生少幾十分還要多。你要是問這憑什麼?保準有人得意洋洋地亮出戶口簿。
  也不是說中國人容易窩裡鬥,只想說:如果只知道盯著戶口簿去區分三六九等的人,誰也跑不了被其他人歧視的時候———廣州戶口值錢,那上海戶口、北京戶口呢?如果不是戶口歧視,還有其他歧視,總有一款歧視適合你。
  廣州家長認為,外地人來廣州奪了他們本該有的資源,可人家也在廣州納稅,也為廣州做貢獻,一樣也不少。如果你對自家孩子有信心,就讓他們去迎接開放的競爭,如果競爭不過,那也得心服口服。
  受教育是一種權利,是一種公平的權利,無論是否廣州戶籍,都應該享有升學方面的機會公平,都應該享受爭取機會方面的規則公平。外地生參與競爭,本來就被設定了條件,已經相當不公平。但從一些家長的意思看,他們覺得那些“不公平”還應該再猛烈些。
  本、外地家長之間好難對話。而廣州教育部門已經在調控這種本、外地生的競爭,10%的承載極限已經被給定了,外地生是在爭取8%-10%那兩個點的機會。將來,保準有外地生會因為這2%滿額後無法獲得公平的教育機會。那個時候,歧視會減輕嗎?我不認為。□丙申  (原標題:[街談]總有一款歧視適合你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g62sghaj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